
LYHST-5000多台互感器性能参数测试台为高送转的股票奠定基础一、概述
极速多台位互感器检定装置是我公司为了适应现代互感器校验的快速、准确的特点而开发的新一代互感器检定装置。该装置由LYFA-3000互感器校验仪、电流电压负载箱、控制柜、电流互感器专用测试台等几个部分组成。在保持原技术特点的前提下,在电流互感器的快速测量、测试点的快速定位、以及负荷箱、各种变比的互感器覆盖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LYHST-5000多台互感器性能参数测试台为高送转的股票奠定基础二、主要特点
1、该装置细调节采用了程控源技术,使测试点的定位更加快速、准确。
2、该装置在多只电流互感器测量速度方面有了质的提高,在3-5分钟的时间里可可测量十二只任何变比的电流互感器。
3、该装置配置了5A的标准电流互感器,电流负荷箱配置了5A负载值2.5VA-60VA,电压负载箱配置了100V负载值从1.25VA-158.75VA基本上可满足用户的要求。负载箱在测量时可进行自动切换。
4、该装置可进行互感器的规程和非规程的测量,测量时用户可指定对任何百分点的测量。
LYHST-5000多台互感器性能参数测试台为高送转的股票奠定基础三、主要技术指标
1、装置使用的环境条件
温 度:5°C~40°C 相对湿度:<80%(25°C)
海拨高度:<2500m 电源频率:50Hz ±0.5Hz
电源电压:220V±5V
2、HGQA-C互感器校验仪相关参数
⑴.测量范围:
同相分量(%):0.0001~200.0 分辨率:0.0001
正交分量(分):0.001~999.9 分辨率:0.001
阻抗(W):0.0001~60.0 分辨率:0.0001
导纳(ms):0.0001~60.0 分辨率:0.0001
⑵.基本误差:
同相分量: DX=±(X×2%+Y×2%±2个字)
正交分量: DY=±(Y×2%+X×2%±5个字)
“X”、“Y”——仪器的显示值
“5个字”——仪器的量化误差
百 分 表: 1级
⑶.工作范围:
电流: (1%-149%)In (In=5A)(5%-149%)In (In=1A)
⑷.工作负荷:
电流: To对Tx<0.12W cosj=1
⑸.极性错误指示
额定工作电流的5%以上,误差超过180%时,应有极性指示。
注意:如果大于额定工作电流的10%以上,仍未出现应有的极性指示,说明软件有故障,请不要再增加电流,以免烧坏仪器.
⑹.变比错误指示
额定工作电流的5%以上,误差超过30%而小于180%时,应有变比错误指示。
⑺.绝缘和耐压试验及说明:
端子Tx和(
)端子相通
K和D端子均与(
)端子不通
电源插座对外壳能承受1.5KV,1min耐压
⑻.外型尺寸:(L 445×W 330×H 140)mm3
⑼.重量:10kg
LYHST-5000多台互感器性能参数测试台为高送转的股票奠定基础四、一体化互感器检定装置的控制柜
一体化互感器检定装置的控制柜部分受控于HGQA-C互感器校验仪,它根据指令输出一定的电压,使互感器到达预定的工作电流或工作电压。
1、接 线
该图是控制柜后门板上的接线端子图。为电流互感器接线的端子。
将电流互感器接好后,只须在校验仪的测量对象菜单中正确选择测量对象即可完成相应的测量。
注意:台体自身不具备校验互感器的功能,也不具备调节调压器输出的功能,只有在与校验仪联机时才可使用。
2、控制柜控制电路
如上图:控制柜通电后按下启动按钮的蓝色指示灯亮,表明控制柜已上电,通过校验仪选择测量对象,使相应的接触器吸合,使相应的输出端有电压输出,当出现异常情况时,可将停止按钮按下使台体断开输出。
10kVA调压器为主要输出源,做粗调调压;功率源为细调调压。比如升二次电流为5A的电流互感器的20%,首先大调压器调节16%,功率源调节余下的4%。使用此方法的优点是调压细度高、定位准确、快捷、方便使用。
LYHST-5000多台互感器性能参数测试台为高送转的股票奠定基础五、极速多台位互感器检定装置。
极速多台位互感器检定装置(简称互感器检定装置)是为实现多只互感器测试而设计的专用工作台体,它与LYFA-3000互感器校验仪、LYCTZ-II负载箱及控制柜配套形成LYHST-5000极速多台位互感器检定装置。它由带升流器的标准电流互感器、一次电流控制板、二次电流控制板、压线装置等几个部分组成,各部分所在测试台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1、极速多台位互感器检定装置功能
极速多台位互感器检定装置具有如下功能:
⑴.可对被测的多只电流互感器按照预定的顺序进行全自动测试;
⑵.互感器测试台可对被测的多只电流互感器中的某一只进行定点测试;
⑶.显示正在进行测量的电流互感器序号;
⑷.在上位计算机的控制下可进行标准互感器变比的全自动切换。
2、极速多台位互感器检定装置组成
⑴.带升流器精密电流互感器
与互感器专用测试台配套的带升流器的标准电流互感器,在测量中具有升流和作为标准互感器的双重功效,技术指标如下:
一次电流:5A~2000A 二次电流: 5A
频率:50Hz 准确度等级: 0.05(S)级
升流器电压:250V 升流器容量:5kVA
额定负荷:5VA 下限负荷:2.5VA
功率因数:1.0 额定电压:500V
以上标准互感器具有容量大、变比广、准确度高等特点。基本上可满足用户的要求
⑵.一次电流控制板
一次电流控制板主要完成标准电流互感器与被测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电流的全自动切换,它是由额定电流为230A、80A、40A、10A、10A五个接触器组成对升流器L2、L3、L4、L5、L6之间的接线进行全自动的切换,其原理如下图所示:

⑶.二次电流控制板
二次电流控制板是校验仪发出指令的执行机构,此控制板根据校验仪发出的指令决定标准互感器的变比为多少,哪一只 互感器作测量,哪一只互感器作退磁。具体切换过程可参照测试台工作原理。
3、极速多台位互感器检定装置工作原理
如上图所示,其中CT控制互感器的测量,TC控制互感器退磁,QH控制标准二次的切换,测量过程中首先根据被测互感器的变比选定相应QH,当某只电流互感器进行测量时,即将与之对应的CT继电器通电,使其常开结点处于闭合状态,相应的退磁继电器断电,使其结点处于常开状态,即可进行测量。
当某只电流互感器进行退磁时,使其相应的退磁继电器TC通电,常开结点闭合,对应的测量继电器断电继电,使其结点处常开。这样进行退磁的电流互感器即接入一个退磁电阻进行闭路退磁。
注意:不可对同一只互感器同时进行测量和退磁操作。
4、如何进行安装
⑴.将带升流器的精密电流互感器从测试台的后门推入测试台体内;
⑵.用600A的大电流导线将L1与压线夹1相接,将L2、L3、L4、L5、L6用相应的导线分别与 LC1、LC2、LC3、LC4、LC5的下端头相接;
⑶.将LC1、LC2、LC3、LC4、LC5接触器的上端头接至压线夹2;
⑷.将2根1250A的大电流导线端分别接至压线夹1和2;
⑸.将二次电流控制板上相应电流互感器测试线按相应的顺序穿至台面。
上述过程完成后即完成了安装。
5、极速多台位互感器检定装置接线
极速多台位互感器检定装置是与极速多台位互感器检定装置配套产品、它必须与它们配套才能使用,使用前必须将线路连接好,具体连接方式如下:
⑴.将控制柜与专用测试台标识相同的接线柱用相应的测试线对接。
⑵.将220V电源接入
6、极速多台位互感器检定装置操作
⑴.将专用测试台相应的线连接好,接入220V电源。
⑵.打开校验仪和控制柜电源,并使控制柜处于合闸状态;
⑶.打开互感器校验装置管理软件并选择测量对象,具体可参照软件说明书。
⑷.用鼠标点击计算机上的全程测试按纽即可进行相应操作。
7、使用时注意事项
⑴.为了保证人身保障,专用测试台外壳应可靠地接地。
⑵.在测量过程中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不允许开路,否则产生高压造成对仪器和人身的伤害。(校验仪内部有过流过压保护,会自动吸收过电流和过电压,但是经常开路产生的高电压会影响校验仪的寿命)
⑶.专用测试台应使用三蕊单相电源插头,以减少干扰。
⑷.当升流器输出电流较高时,计算机显示屏出现晃动,这是因为互感器磁场干扰,不必担心。竖台子内部装有过流过压保护用继电器,当校验仪的百分表超过160%时,台子自动断电复位,保护台体和校验仪。其原理是监视其二次电流和二次电压,当感应到超过设定值的电流和电压时,台子会自动切断输出。
六、极性测试
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在进行误差试验之前,一般还需要检查极性。
按照规定,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绕组标志为L1、L2(P1,P2)……,二次绕组标志为K1、K2(S1,S2)….。当一次电流由L1进入一次绕组时,二次电流由K1流出。这样的极性标志叫做减极性。L1或K1叫做极性端或同名端,有的用绕组旁加一圆点表示极性端。
按照规定,电压互感器的一次绕组标志为X、A1、A2….,二次绕组标志为x、a1、a2…..。当一次绕组的高压端为A,低压端为X,或者电源电流由A端输入时,二次绕组的高压端相应为a,低压端相应为x,或者二次负载电流由相应的a端输出。这样的极性标志叫做减极性。极性端就是同名端,在电压互感器中,有的以高压端A和a为极性端,有的以低压端(一般为接地端)X和x为极性端,没有统一的规定。特别是三相电压互感器,更不好定哪一相为极性端。为了以下叙述的方便,这里我们以高压端即A和a端为极性端,低压(接地)端即X和x为非极性端。
检查互感器绕组极性标志是否正确,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直流法检定级性
2、串联法检定级性
3、在互感器校验仪上检查极性
LYFA-3000互感器校验仪上带有极性指示功能。这样,在误差试验的同时,就可以预先进行极性检查。这时,标准电压互感器和被试电压互感器与互感器校验仪的联接,必须按误差试验的规定进行接线。
若互感器的极性错误或由于接线原因造成测量数据f>180%,则显示极性错误。按“确定”键将继续测量数据,再次按任意键将退出测量;按“退出”键将直接结束测量。若测量数据比差大于20%而小于180%将显示变比错误。
七、退磁
电流互感器如果在大电流下切断电源,或者在运行时二次绕组偶然发生开路,以及通过直流电流进行试验以后,互感器的铁心中就可能产生剩磁,使铁心的磁导率下降,影响互感器的性能;所以在电流互感器进行误差试验之前,一般应先对互感器进行退磁,以消除剩磁对误差的影响。通常介绍的退磁方法有以下两种:即开路(强磁场)退磁和闭路(大负荷)退磁。
1、开路(强磁场)退磁
一次和二次绕组全部开路,并在一次或二次绕组中通以工频电流,由零增加到100或120%额定电流,然后均匀且缓慢地降至零。重复这一过程2-3次,同时使每次所通入的电流按1200%、80%、20%额定电流递减。退磁完毕在切断电流之前,应将二次绕组短接。
2、闭路(大负荷)退磁
在二次绕组上接以相当于其额定负荷10-20倍的电阻,一次绕组通工频电流,由零增加到约120%额定电流,然后均匀且缓慢地降至零。重复这一过程2-3次,同时使每次所接的电阻负荷按100、50%、20%递减。
如果是多次级电流互感器,在退磁过程中,不退磁的二次绕组都应短接。
3、一体化互感器检定装置对电流互感器采用闭路退磁
⑴.常规方式退磁步骤
①按照检定电流互感器规程接线
②打开台体及校验仪电源
③菜单选择手动退磁
④进入测量界面
⑤按上升键
⑥达到120%后缓慢下降
⑦完成
⑵.简洁方式退磁步骤
①按照检定电流互感器规程接线
②检定装置测量对象选为CT
③打开检定装置、打开上位机软件及校验仪电源
④上位机软件进入CT测量界面
⑤点击退磁
⑥完成
八、常见故障及及处理
本装置经过严格的测试,但现场实验可能出现一些问题。现在举例说明及其处理方法。
1.开机时先开校验仪的电源,这样可以使系统完全初始化。
2.校验仪处于主界面复位是有效的,它可使系统重新初始化,在测量界面按复位键系统将退出测量界面,并同时调压器回零。该功能可避免测量互感器时发生意外。若想取消测量请按退出键。
3.自动或全程测量时出现‘接线错误’、‘变比错误’、‘极性错误’的信息时,请检查接线是否错误。若接线正常检查台体测量对象‘PT、CT’是否正确。全部正确时再测试。
4.出现‘过流跳闸’的情况请检查是否台体外接线短路,若正确则选择较高的过流跳闸值。实验室好选择容量较大的空气开关(不小于63A),否则容易保护跳闸。平常不要使用50A的过流跳闸值,此时对人身及设备有较大危险。
5.做实验时出现异常情况请尽快按台体复位键,使台体保护,然后再按亮‘红灯’,此时台体的调压器会回零。
6.若做大变比的互感器实验,有可能出现台体升到高也不能升到额定电流或电压的120%,此时请选择容量较大的升流器或升压器,尽可能减小一次电流、一次电压的负荷。出现台体升到高也不能升到额定的120%时台体会自动回零,没有任何提示,请用户注意。一般解决办法为,增加一次导线的直径减小一次阻抗。
7. 调压源多输出250V左右的电压,电流一般不超过40A。
8. 数据不能传输给计算机时请检查是否联机或串口设置是否正确。
9. 调压器打火:因长时间使用及调压器自身工艺问题,升压时可能会出现小的打火,一般不影响测量;如火花较大,需用细砂纸打磨打火处,然后用酒精擦干净即可,特殊情况下可将调压器绕线之间的绝缘材料适当锉平,效果更好。
10. 调压器上有一个回零行程开关,长期使用有可能出问题,如校验台开机时出现长时间的电机碰撞声,一般均是因为回零行程开关过于靠后或坏了,如坏了可更换一个同型号的。在停电状态下可通过调节行程开关以弹簧弯曲度来调节校验台的零位点。
11. 在做大电流试验时,计算机显示屏将出现晃动,这是因为受互感器磁场的干扰不影响工作,不用担心。
12. 在测试阻抗时,如果出现误差请检查测试导线电阻是否为0.06W,测试电路参考图15-1。
13. 当软件出现故障时,请不要自己解决,以免破坏数据。一般情况下,把软件安装在另外的目录中就可以试验。(不要安装在原目录中)
九、检定及维护
1、本装置中的校验仪在向上级计量主管部门送检时操作步骤如下:
①关掉电源。
②将校验仪底板后的连接线(包括和与检定台和计算机的联线)全部去掉。
③轻轻抽出校验仪,并带上校验仪的电源线。
2、在日常的维护过程中,您需要注意一下几个问题:
①本装置中一部分为木质结构,在使用中不要在桌面上放有损桌面的东西。
②在移动整个装置时,禁止拖推桌面,您如需要移动整个装置,请先拆卸连接部分。
③试验过程中请对校验仪轻拉轻放,避免损坏校验仪。
④请保持台体后部接线的整齐,避免台体因后部的接线凌乱而引起的短路或开路。
⑤长时间不工作时请关闭电源。
⑥禁止带电插拔数据电缆。连接数据电缆之前,请先关闭计算机电源以及测试仪器电源。
⑦为了消除运行过程中的感应静电和人身设备保障,试验前,请先确保接地良好。
⑧ 请不要在潮湿和电磁干扰强烈环境下工作。
⑨ 如需要数据上网,请与公司联系。另外请提供一些基本资料。如操作系统,数据库格式、数据字段名称,IP地址,数据库密码等。
十、成套件
1、标准成套件
①LYFA-3000互感器校验仪 1台
②LYCTZ-II电流电压互感器负荷箱 1台
③LYHST-5000极速多台位互感器检定装置 1套
④互感器校验管理软件 1份
一 装置特点与参数
LYFA-5000互感器综合测试仪 是在传统基于调压器、升压器、升流器的互感器伏安特性变比极性综合测试仪基础上,广泛听取用户意见、经过大量的市场调研、深入进行理论研究之后研发的新一代革新型CT、PT测试仪器。装置采用高性能DSP和FPGA、先进的制造工艺,保证了产品性能稳定可靠、功能完备、自动化程度高、测试效率高、在国内处于高水平,是电力行业用于互感器的专业测试仪器。
1.1 主要技术特点
功能全,既满足各类CT(如:保护类、计量类、TP类)的励磁特性(即伏安特性)、变比、极性、二次绕组电阻、二次负荷、比差以及角差等测试要求,又可用于各类PT电磁单元的励磁特性、变比、极性、二次绕组电阻、比差等测试。
现场检定电流互感器无需标准电流互感器、升流器、负载箱、调压控制箱以及大电流导线,使用极为简单的测试接线和操作实现电流互感器的检定,极大的降低了工作强度和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现场开展互感器现场检定工作。
可精准测量变比差与角差,比差大允许误差±0.05%,角差大允许误差±2min,能够进行0.2S级电流互感器的测量,变比测量范围为1~40000。
基于先进的变频法测试CT/PT伏安特性曲线和10%误差曲线,输出大仅180V的交流电压和12Arms(36A峰值)的交流电流,却能应对拐点高达60KV的CT测试。
自动给出拐点电压/电流、10%(5%)误差曲线、准确限值系数(ALF)、仪表保安系数(FS)、二次时间常数(Ts)、剩磁系数(Kr)、饱和及不饱和电感等CT、PT参数。
测试满足GB1208(IEC60044-1)、GB16847(IEC60044-6) 、GB1207等各类互感器标准,并依照互感器类型和级别自动选择何种标准进行测试。
测试简单方便,一键完成CT直阻、励磁、变比和极性测试,而且除了负荷测试外,CT其他各项测试都是采用同一种接线方式。
全中文动态图形界面,无需参考说明书即可完成接线、设置参数:动态显示参数设置,根据当前所选的试验项目自动显示其相关参数;动态显示帮助接线图,根据当前所选试验项目,显示对应的接线图。
5.7寸图形透反式LCD,阳光下清晰可视。
采用旋转光电鼠标操作,操作简单,快捷方便,极易掌握。
面板自带打印机,可自动打印生成的试验报告。
测试结果可用U盘导出,程序可用U盘升级,方便快捷。
装置可存储1000组测试数据,掉电不丢失。
配有后台分析软件,方便测试报告的保存、转换、分析,可以用于试验数据的对比、判断与评估。
易于携带,装置重量<9Kg。
1.2 装置面板说明
装置面板结构如右图接线端子从左向右:
·红黑S1、S2端子:试验电源输出
·红黑S1、S2端子:输出电压回测
·红黑P1、P2端子:感应电压测量端子
·液晶显示屏:中文显示界面
·微型打印机:打印测试数据、曲线
·旋转鼠标:输入数值和操作命令
1.3 主要技术参数
|
LYFA-5000
|
测试用途
|
CT, PT
|
输出
|
0~180Vrms,12Arms,36A(峰值)
|
电压测量精度
|
±0.1%
|
CT变比
测量
|
范围
|
1~40000
|
精度
|
±0.05%
|
PT变比
测量
|
范围
|
1~40000
|
精度
|
±0.05%
|
相位测量
|
精度
|
±2min
|
分辨率
|
0.5min
|
二次绕组电阻测量
|
范围
|
0~300Ω
|
精度
|
0.2%±2mΩ
|
交流负载测量
|
范围
|
0~1000VA
|
精度
|
0.2%±0.02VA
|
输入电源电压
|
AC220V±10%,50Hz
|
工作环境
|
温度:-10οC~50οC, 湿度:≤90%
|
尺寸、重量
|
尺寸365 mm×290 mm×153mm 重量<10kg
|
**章 用户接口和操作方法
2.1 电流互感器试验
在参数界面,用 旋转鼠标切换光标到类型栏,选择互感器类型为CT。
2.1.1 试验接线
试验接线步骤如下:
一步:根据表2.1描述的CT试验项目说明,依照图2.1或图2.2进行接线(对于各种结构的CT,可参考附录D描述的实际接线方式)。
表2.1 CT试验项目说明
电阻
|
励磁
|
变比
|
负荷
|
说明
|
接线图
|
√
|
|
|
|
测量CT的二次绕组电阻
|
图2.1,但一次侧可以不接
|
√
|
√
|
|
|
测量CT的二次绕组电阻、励磁特性
|
图2.1,但一次侧可以不接
|
√
|
|
√
|
|
测量CT的二次绕组电阻,检查CT变比和极性
|
图2.1,
|
√
|
√
|
√
|
|
测量CT的二次绕组电阻、励磁特性,检查CT变比和极性
|
图2.1
|
|
|
|
√
|
测量CT的二次负荷
|
图2.2,
|
图2.1 CT直阻、励磁、变比试验接线方式 图2.2 CT二次负荷试验接线方式
**步:同一CT其他绕组开路,CT的一次侧一端要接地,设备也要接地。
第三步:接通电源,准备参数设置。
2.1.2 参数设置
试验参数设置界面如图2.3。
参数设置步骤如下:
用 旋转鼠标 切换光标,选择要进行的试验项目,当光标停留在某个试验项目时,屏幕显示与该试验项目相关的参数设置;当光标离开试验项目时,屏幕显示所选试验项目所对应的接线图。
可设置的参数如下:
(1)编号:输入本次试验的编号,便于打印、保存的管理与查找。
(2)额定二次电流
: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的额定电流,一般为1A和5A。
(3)级别:被测绕组的级别,对于CT,有P、TPY、计量、PR、PX、TPS、TPX、TPZ等8个选项。
(4)当前温度:测试时绕组温度,一般可输入测试时的气温。
(5)额定频率:可选值为:50Hz或60Hz。
(6)大测试电流:一般可设为额定二次电流值,对于TPY级CT,一般可设为2倍的额定二次电流值。对于P级CT,假设其为5P40,额定二次电流为1A,那么大测试电流应设5%*40*1A=2A;假设其为10P15,额定二次电流为5A,那么大测试电流应设10%*15*5A=7.5A。
如果用户希望看到以下结果,需要准确设置基本参数(建议用户设置)。
(1)匝比误差、比值差和相位差
(2)准确计算的极限电动势及其对应的复合误差
(3)实测的准确限值系数、仪表保安系数和对称短路电流倍数
(4)实测的暂态面积系数、峰瞬误差、二次时间常数对于不同级别的CT,参数的设置也不同,见表2.2。
表2.2 CT参数描述
参数
|
描述
|
P
|
TPY
|
计量
|
PR
|
PX
|
TPS
|
TPX
|
TPZ
|
额定一次电流
|
用于计算准确的实际电流比
|
√
|
√
|
√
|
√
|
√
|
√
|
√
|
√
|
额定负荷,
功率因数
|
铭牌上的额定负荷,功率因数为0.8或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额定准确限值系数
|
铭牌上的规定,默认:10。用于计算极限电动势及其对应的复合误差
|
√
|
|
|
|
|
|
|
|
额定对称短路电流系数
|
铭牌上的规定,默认:10。用于计算极限电动势及其对应的峰瞬误差
|
|
√
|
|
|
|
√
|
√
|
√
|
一次时间常数
|
默认:100ms
|
|
√
|
|
|
|
|
√
|
√
|
二次时间常数
|
默认:3000ms
|
|
√
|
|
|
|
|
|
√
|
工作循环
|
C-t1-O或C-t1-O-tfr-C-t2-O,默认:C-t1-O循环
|
|
√
|
|
|
|
|
√
|
|
t1
|
一次电流通过时间,默认:100ms
|
|
√
|
|
|
|
|
√
|
|
tal1
|
一次通流保持准确限值的时间,默认:40ms
|
|
|
|
|
|
|
|
|
tfr
|
一次打开和重合闸的延时,默认:500ms。选择C-t1-O-tfr-C-t2-O循环才显示
|
|
√
|
|
|
|
|
√
|
|
t2
|
**次电流通过时间,默认:100ms。选择C-t1-O-tfr-C-t2-O循环才显示
|
|
√
|
|
√
|
|
|
√
|
|
tal2
|
二次通流保持准确限值的时间,默认:40ms
选择C-t1-O-tfr-C-t2-O循环才显示
|
|
√
|
|
|
|
|
√
|
|
额定仪表保安系数
|
铭牌上的规定,默认值:10。
用于计算极限电动势及其对应的复合误差
|
|
|
√
|
|
|
|
|
|
额定计算系数
|
|
|
|
|
|
√
|
|
|
|
额定拐点电势Ek
|
|
|
|
|
|
√
|
|
|
|
Ek对应的Ie
|
|
|
|
|
|
√
|
|
|
|
面积系数
|
|
|
|
|
|
|
√
|
|
|
额定Ual
|
额定等效二次极限电压
|
|
|
|
|
|
√
|
|
|
Ual对应的Ial
|
|
|
|
|
|
|
√
|
|
|
第五步: 选择右边的开始按钮进行试验。
2.1.3 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页,界面分别如图2.4。
对于不同级别的CT和所选的试验项目,试验结果也不同,见表2.3。
表2.3 CT试验结果描述
试验结果
|
描述
|
P
|
TPY
|
计量
|
PR
|
PX
|
TPS
|
TPX
|
TPZ
|
负荷
|
实测负荷
|
单位:VA,CT二次侧实测负荷
|
√
|
√
|
√
|
√
|
√
|
√
|
√
|
√
|
功率因数
|
实测负荷的功率因数
|
√
|
√
|
√
|
√
|
√
|
√
|
√
|
√
|
阻抗
|
单位:Ω,CT二次侧实测阻抗
|
√
|
√
|
√
|
√
|
√
|
√
|
√
|
√
|
电阻
|
电阻(25℃)
|
单位:Ω,当前温度下CT二次绕组电阻
|
√
|
√
|
√
|
√
|
√
|
√
|
√
|
√
|
电阻(75℃)
|
,单位:Ω,折算到75℃下的电阻值
|
√
|
√
|
√
|
√
|
√
|
√
|
√
|
√
|
励磁
|
拐点电压和拐点电流
|
单位:分别为V和A,根据标准定义,拐点电压增加10%时,拐点电流增加50%。
|
√
|
√
|
√
|
√
|
√
|
√
|
√
|
√
|
不饱和电感
|
单位:H,励磁曲线线性段的平均电感
|
√
|
√
|
√
|
√
|
√
|
√
|
√
|
√
|
剩磁系数
|
剩磁通与饱和磁通的比值
|
√
|
√
|
√
|
√
|
√
|
√
|
√
|
√
|
二次时间常数
|
单位:s,CT二次接额定负荷时的时间常数
|
√
|
√
|
√
|
√
|
√
|
√
|
√
|
√
|
极限电动势
|
单位:V,根据CT铭牌和75℃电阻计算的极限电动势
|
√
|
√
|
√
|
√
|
|
|
√
|
√
|
复合误差
|
极限电动势 或额定拐点电势Ek下的复合误差
|
√
|
|
√
|
√
|
√
|
|
|
|
峰瞬误差
|
极限电动势 下的峰瞬误差
|
|
√
|
|
|
|
|
√
|
√
|
准确限值系数
|
实测的准确限值系数
|
√
|
|
|
√
|
|
|
|
|
仪表保安系数
|
实测的仪表保安系数
|
|
|
√
|
|
|
|
|
|
对称短路电流倍数Kssc
|
实测的对称短路电流倍数
|
|
√
|
|
|
|
√
|
√
|
√
|
暂态面积系数
|
实际的暂态面积系数
|
|
√
|
|
|
|
|
√
|
√
|
计算系数Kx
|
实测的计算系数
|
|
|
|
|
√
|
|
|
|
额定拐点电势Ek
|
|
|
|
|
|
√
|
|
|
|
Ek对应的Ie
|
额定拐点电势对应的实测励磁电流
|
|
|
|
|
√
|
|
|
|
额定Ual
|
额定等效二次极限电压
|
|
|
|
|
|
√
|
|
|
Ual对应的Ial
|
额定等效二次极限电压对应的实测励磁电流
|
|
|
|
|
|
√
|
|
|
误差曲线
|
5%(10%)误差曲线
|
√
|
√
|
|
√
|
√
|
√
|
√
|
√
|
变比
|
变比
|
额定负荷下的实际电流比
|
√
|
√
|
√
|
√
|
√
|
√
|
√
|
√
|
匝数比
|
被测试的二次绕组与一次绕组的实际匝比
|
√
|
√
|
√
|
√
|
√
|
√
|
√
|
√
|
比值差
|
额定负荷下的电流误差
|
√
|
√
|
√
|
√
|
√
|
√
|
√
|
√
|
相位差
|
额定负荷下的相位差
|
√
|
√
|
√
|
√
|
√
|
√
|
√
|
√
|
极性
|
CT一次和二次的极性关系,有同极性/-(减极性)和反极性/+(加极性)两种
|
√
|
√
|
√
|
√
|
√
|
√
|
√
|
√
|
匝比误差
|
实测匝数比与额定匝比的相对误差
|
|
|
|
|
√
|
√
|
|
|
标准误差
|
额定负荷、下限负荷下,国标检验电流点的电流误差、相位误差表
|
|
|
√
|
|
|
|
|
|
2.2 电压互感器试验
在参数界面,用 旋转鼠标切换光标到类型栏,选择互感器类型为PT。
2.2.1 试验接线
试验接线步骤如下:
一步:根据表2.4描述的PT试验项目说明,依照图2.7或图2.8进行接线。
表2.4 PT试验项目说明
电阻
|
励磁
|
变比
|
说明
|
接线图
|
√
|
|
|
测量PT的二次绕组电阻
|
图2.7,一次侧必须断开
|
√
|
√
|
|
测量PT的二次绕组电阻、励磁特性
|
图2.7,一次侧必须断开,且一次侧高压尾必须接地
|
|
|
√
|
检查PT变比和极性
|
图2.8
|
**步:同一PT其他绕组开路。
第三步:接通电源,准备参数设置。
2.2.2 参数设置
PT的试验参数设置界面如图2.5。
参数设置步骤如下:
用 旋转鼠标 切换光标,选择要进行的试验项目,当光标停留在某个试验项目时,屏幕显示与该试验项目相关的参数设置;当光标离开试验项目时,屏幕显示所选试验项目所对应的接线图。
可设置的参数如下:
(1)编号:输入试验试验编号。
(2)额定二次电压
:电压互感器二次侧的额定电压。
(3)级别:被测绕组的级别,有P、计量等2个选项。
(4)当前温度:测试时绕组温度,一般可输入当时的气温。
(5)额定频率:可选值为:50Hz或60Hz。
(6)大测试电压:试验时设备输出的大工频等效电压。
(7)大测试电流:试验时设备输出的大交流电流。
第四步: 选择右边的开始按钮进行试验。
2.2.3 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页,如图2.6。
对于不同级别的PT和所选的试验项目,试验结果也不同,见表2.5。
表2.5 PT试验结果描述
试验结果
|
描述
|
P
|
计量
|
电阻
|
电阻(25℃)
|
单位:Ω,当前温度下的电阻
|
√
|
√
|
电阻(75℃)
|
单位:Ω,参考温度下的电阻值,温度可修改
|
√
|
√
|
励磁
|
拐点电压和拐点电流
|
单位:分别为V和A,根据标准定义,拐点电压增加10%时,拐点电流增加50%。
|
√
|
√
|
变比
|
变比
|
额定负荷或实际负荷下的实际电流比
|
√
|
√
|
匝数比
|
被测试的二次绕组与一次绕组的实际匝比
|
√
|
√
|
比值差
|
额定负荷或实际负荷下的电流误差
|
√
|
√
|
相位差
|
额定负荷或实际负荷下的相位差
|
√
|
√
|
极性
|
PT一次和二次的极性关系,有同极性/-(减极性)和反极性/+(加极性)两种
|
√
|
√
|
2.3自检页
自测界面如图2.8。在万用表帮助下,自测功能可用于检查设备是否损坏,测量电路是否正常。
2.3.1 参数设置
自测测试所需的参数如下表:
表2.6 自检测试参数
参数
|
描述
|
测试电流
|
需要装置输出的电流,有效值范围:1mA~5A
|
测试电压
|
需要装置输出的电压,有效值范围:1V~100V
|
测试频率
|
需要装置输出电压或电流的频率,范围:0~50Hz
|
测试电流或测试电压设置后,设置测试频率,装置将输出对应频率的电压或电流,并显示检测到的实际电压或电流。在选择电压后,如果负载太小,导致实际电流有效值大于5A,则显示过载信息。在选择电流后,如果负载太大,导致实际测试电压有效值大于100V,则也会显示过载信息。
2.3.2 接线方法
·选择电压测试时,将S1短接另一个S1,S2短接另一个S2。用万用表电压档测量S1和S2之间的电压,若与实际电压相符,说明设备能够输出电压且电压测量环节正常。
·电流测试时,将电源输出的S1、S2端子短接。电压回测的S1、S2不接。可在输出的S1和S2之间串入万用表电流档,若万用表测量的电流与实际电流相符,说明设备能够正常输出电流且电流测量环节正常。
2.4功能按钮
2.4.1 参数页功能按钮
(1).系统工具
系统工具界面,如图2.11。在该界面中可以进行时间校对、系统升级等操作。其中:调试用于出厂调试,升级用于软件界面的升级。
(2).帮助
(3)打印
用户可以打印当前测试结果,此报告可做为现场试验的原始记录。
2.4.2 结果页功能按钮
(1)、励磁曲线
在图2.4或图2.6的测量结果页面,选择励磁结果,将出现励磁曲线界面,如图2.13:
(2)、励磁数据
在图2.13的励磁曲线页面,选择励磁数据将显示励磁数据界面,如图2.14:
在上图中可以显示三种形式的励磁数据:
实测:仪器升压过程中实际捕捉的电压、电流序列;
取整:对实测的励磁数据按电流取整后的结果显示,10mA以下按1mA递增、10mA~100mA以上按5mA递增、100mA以上按0.1A递增,取整的结果便于数据记录、比对;
指定:可以显示任意指定电流点的励磁数据;
(3)、5%、10%误差曲线
只有保护级的互感器(包括暂态保护级)才有5%、10%的误差曲线与误差数据;在CT设置中选定为P/PR/PX/TPx的互感器,在试验结果图2.4界面中,选择误差结果将显示5%误差曲线,如图2.15:
在图2.15中,还可以选择显示10%的误差曲线。保护互感器的10%误差曲线是10%误差数据的图形化显示,其含义是相同的,其含义为互感器复合误差不大于10%时,其二次负荷与过流倍数的关系曲线。5%的误差曲线是互感器复合误差不大于5%时,其二次负荷与过流倍数的关系曲线。
(4)、5%、10%误差数据
在图2.15中,选择误差数据将显示5%、10%的误差数据,如图2.16所示:
(5)、比差、角差表
只有测量级的互感器才有比差、角差结果表;在CT设置中选绕组级别为“计量”的互感器,且测试项目选择了“误差”项目的才会有比差、角差表。在图2.4 CT测试结果界面中,选择误差结果,将出现比差、角差表,如图2.17:
上图中显示了互感器分别在额定负荷与下限负荷下的比差、角差表,额定负荷是在CT设置页面中,下限负荷规定为25%的额定负荷。
附 录
A. 低频法测试原理
IEC60044-6标准(对应国家标准GB16847-1977)声称,CT的测试可以在比额定频率低的情况下进行,避免绕组和二次端子承受不能容许的电压。
CT伏安特性测量的原理电路如下图:CT一次侧开路,从二次侧施加电压,测量所加电压V与输入电流I的关系曲线。此曲线近似CT的励磁电势E与励磁电流I的关系曲线。
设CT励磁绕组在某一励磁电流I时的激磁电感为L,激磁阻抗为Z,则:V = I·Z
电感L与阻抗Z之间具有下述关系:Z = ω·L = 2 π f L
则:V= I·2 π f L
由公式中可见在某一激磁电感L时所加电压V与频率f成正比关系。
假设当f = 50Hz时,为达到励磁电流Ix,所需施加的电压Vx为2000V
Vx = Ix·2 π f L = 2000V,
若施加不同频率:
f = 50Hz,Vx = 2000V
f = 5Hz, Vx ≌ 200V
f = 0.5Hz,Vx ≌ 20V
由此可见需要使CT进入相同饱和程度,施加较低频率信号所需电压可以大幅度降低这就是变频法的基本原理。
在此必须严格注意,所需电压并非与频率呈线性比例关系,并非随着频率等比例降低,需要严格按照互感器的精准数学模型进行完整的理论计算。
B. 10%误差曲线计算和应用方法
电流互感器的误差主要是由于励磁电流
的存在,它使二次电流
与换算到二次侧后的一次电流
不但在数值上不相等,而且相位也不相同,这就造成了电流互感器的误差。
电流互感器的比值差定义为:
继电保护要求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电流
等于大短路电流时,其比值差小于或等于10%。在比值差等于10%时,二次电流
、与换算到二次侧后的一次电流
以及励磁电流
之间满足下述关系:
定义M为一次侧大短路电流倍数,K为电流互感器的变比,则有
其中:
为一次侧大短路电流
为一次侧额定电流
为二次侧额定电流
10%比值差时,允许的大负荷阻抗
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
为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阻抗
为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感应电动势,
的关系由励磁特性曲线描述。
根据上述算式,后可以得到用大短路电流倍数
和允许的大负荷阻抗
描述的10%误差曲线(见图2.29)。
10%误差曲线的应用方法:
得出某一CT的10%误差曲线后,还必须查阅流经该CT的大短路电流
和该CT二次侧所带回路的阻抗
。大短路电流往往在整定计算时得出,是该CT所在线路的大运行方式下严重短路时的短路电流,大电流倍数
(额定电流)。二次回路阻抗
可以用CTA装置测量得到。
得到
后查阅10%误差曲线,若点(
)在曲线下方,则满足要求,说明在严重短路情况下CT的电流变换误差小于10%。否则将大于10%。
C. CTA用于各种CT的实际接线方式
CTA用于CT测试的基本接线步骤(参见图C.1)如下:
(1)用4mm2线将测试仪左侧的接地端子连接到保护地。
(2)连接CT一次侧的一个端子和二次侧的一个端子到保护地。
(3)确保CT的其他端子全部从输电线上断开,其他绕组全部开路。
(4)用2.5mm2红线和黑线将CT的二次侧连接到测试仪“Output”S1和S2插孔,用1.2mm2黄线和黑线将CT的二次侧连接到测试仪“Sec”的S1和S2插孔,注意两根黑线连在CT二次侧已接保护地的同一端子上。
(5)用1.2mm2绿线和黑线将CT的一次侧连接到测试仪的“Prim”的P1和P2端子上,P2通过黑线与CT一次侧连接到保护地的那个端子相连。
(6)检查接线无误,开始测试。
1.测试仪在三角形接法变压器上进行CT测试的接线方式如图C.2所示。
2.测试仪进行变压器套管CT测试时的接线方式如图C.3所示。
注意:一次端子H1不能接地,否则一次侧都接地了,则测试仪不能获取正确结果。
4.测试仪在对GIS(SF6)开关上的CT测试时的接线方式如图C.4所示。
注意:断开与母线连接的所有开关,合上接地刀闸。
D. 四端法接线的测量原理
施加输出一个电压源信号Vs到一个阻抗R上,将产生一电流I,如图D.1。
若需测量该阻抗值,需测量该阻抗上的电压V:
由于从电压源到被测阻抗有一段导线,导线有电阻r,导致V=Vs,所以若要精准测量阻抗R,不可以简单地用电源电压Vs代替V。
阻抗R的测量电路应采用图D.2 的接线方法,测量电压的电压表必须单独用导线从R两端连线才能精准测量R的电压值V。因R两端是采用4根导线接线,故称为4端法接线。图D.3的接线方法是错误的。
采用CTA测量互感器的电阻、变比、励磁时,需采用4端法接线,如图D.4。
四端法接线必须注意被测绕组的端子接法。图D.5的接法是正确接法,图D.6、7均是错误接法。
概 述
LYFA-2000互感器综合测试仪,是一种专门为测试互感器:伏安特性、变比、极性、误差曲线、角差比差、计算拐点和二次侧回路检查等设计的多功能现场试验仪器。实验时仅需设定测试电压/电流值,设备便能够自动升压/升流,并将互感器的伏安特性曲线或变比、极性等实验结果快速显示出来,支持数据保存和现场打印,不但省去手动调压、人工记录、描曲线等繁琐劳动,还能通过USB接口将测试数据上传到电脑进行编辑保存或打印。操作简单方便,提高工作效率,是一种性价比较高的高科技产品。
注意事项
1、为了人身及设备保障,使用前请详细阅读说明书,并严格按照要求规范操作。
2、试验前请将仪器可靠接地。
3、本测试仪为互感器离线测试装置,在对互感器进行各项试验时,请务必将互感器各端子上的连接线甩开。
4、CT变比极性试验时,应将不检测的二次绕组短接。
5、做PT伏安特性试验时,一次绕组的零位端接地。
6、实验中严禁触碰所有测试端子。
7、在做CT变比实验时,如果一次电流比较大导致接线柱过热,应等接线柱温度降低后再拧开一次连线。
注:本公司保留对此说明书修改的权利,产品与说明书不符之处,以实际产品为准。
一、主要特点
一、可靠:
国内首MBC电源控制技术,单相AC220V输入电源,并且工作电源与功率电源共用一个输入端口,设计更加科学合理,使用更加可靠。
注:其他同类产品工作电源与功率电源是分开输入方式,并且还需要使用三相AC380V双火线输入才能满足实验要求,存在极大全隐患,容易造成使用人员触电甚至伤亡等事故。
二、符合国家检修规程:
设备电源输出全部为真实电压和电流值,并且波形为标准正弦波,频率为50-60Hz;能够真正有效模拟互感器的真实状态,符合国家相关检修规定。
三、输出容量大:
单机220V输入时大电压输出0-1000V,单机大电流输出0-600A,非常适合现场检修使用。
四、功能齐全:
可检测CT/PT的伏安特性、变比、极性、5%和10%误差曲线、角差比差、CT一次通流和CT退磁等项目,轻松实现一机多用。
五、接线方式简单:
采用单电源输入端口;仅有8个测试端口就可完成CT/PT所有测试项目,接线方式简单,非常适合现场使用,能够有效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六、测试范围大:
对于CT变比测量范围15000A/5A 、3000A/1A。PT变比测试范围500KV:100V
注:在不需要外接升压器或外接升流器情况下的测量范围
七、快速打印:
采用热敏打印机,自动筛选打印典型报告使用数据,非常适合进行现场数据对比。
八、大容量FLASH存储:可保存1000组试验数据,掉电后可保存10年。
九、USB接口:方便连接新式笔记本电脑。
十、体积小,重量轻:方便现场使用。
**章、主要测试功能和技术参数
项目/名称
|
LYFA2000
|
工作电源
|
AC220V (50~60Hz)
|
伏安输出电压
|
0~1000V
|
伏安输出电流
|
0-15 A
|
变比输出电流
|
0~600 A
|
伏安测量精度
|
< 0.5%
|
变比测量精度
|
< 0.5%
|
角差测试精度
|
4分
|
比差测试精度
|
0.1级
|
工作温度
|
-10~50℃
|
重量(Kg)
|
22
|
第三章 面板示意图
1 ——设备接地端子
2 ——打印机
3 ——液晶显示器
4 ——显示器背光调整口
5 ——通讯口
6 ——变比试验时大电流输出端口
7 ——CT变比试验时二次侧接入端口
8 ——伏安特性试验时电压输出端口
9 ——PT变比试验时二次侧接入端口
10——旋转鼠标
11——过流保护开关,即调压器开关
12——主机电源开关
13——主机电源插座(在机箱右侧板上安装)
第三章 操作指南
一、旋转鼠标使用方法
旋转鼠标有三种操作状态:“左边旋”,“右旋”,“按下”。使用鼠标的这三种操作可以方便的用来移动光标、输入数据和选定项目等。
数据输入:将光标旋转移动到需要修改数据的选项上,按下鼠标即进入数据的修改区,左边旋或右旋鼠标即可进行该数字位的增减设定。按下鼠标确认该位的修改结果,逐位修改完毕后,当光标增大为全光标后即完成了整个数据区的设置,此时旋转鼠标可将光标移到需要修改的地方,选择开始试验或返回。
二、主菜单 (见图2)
主菜单共有“CT测试”、“PT测试”、“数据查询”、“PC通讯”、“交流耐压”5种选项,可以使用旋转鼠标进行选择和设置。
三、CT测试
进行电流互感器伏安特性测试及变比、极性测试时,请移动光标至CT测试,选择进入CT测试,界面见图5。
3.1、CT伏安特性测试:
1) 参数设置:
输出电压:设置范围(0—1000V)为仪器输出的高设置电压,如果实验中电压达到设定值,将会自动停止升压,以免损坏设备。通常电压设置值稍大于拐点电压,这样可以使曲线显示的比例更加协调。
如果互感器拐点电压未知,可根据经验设定一个电压(通常互感器变比越大则拐点电压越高)。比如设定500V进行测试,如果曲线非常贴近X轴如(图3),则可根据拐点位置降低设置电压为100V;如果曲线没有到达拐点,即电压到达或接近设定值400V时电流还只有几个或几十个毫安,如(图4),则说明电压设置过低,相应的升高设置电压即可做出伏安特性曲线。
输出电流:设置范围(0—15A)为仪器输出的高设置电流,如果实验中电流达到设定值,将会自动停止升流,以免损坏设备。通常电流设置值大于等于1A,就可以测试到拐点值。由于测试仪功率为5KW,所以输出电流设定值受电压设置的影响。如下表
输出电压
|
0-200V
|
200-500V
|
500-1000V
|
输出电流
|
0-15A
|
0-10A
|
0-5A
|
编号:(00~99)、
组号:(0~9);
相序:(A/B/C);按一下控制器相序即变化一次;
日期:(09/01/10)(年/月/日)
上述设置项将在保存时保存为索引信息方便用户查询,其它试验的编号也在此设置。
开始试验:(本装置针对互感器保护绕组设计,计量绕组实验时数据点非常少)
接线图见(图6),测试仪的A、X为电压输出端,试验时将A、X分别接互感器的S1、S2(互感器的所有端子的连线都应甩开)。合上调压开关,设置完毕按“开始”键后,再按下“确定”键,即可进入试验界面。试验开始后仪器将自动升压、升流并在界面上实时显示电压、电流值。当实际电压、电流值达到设置输出电压或输出电流值时试验结束,调压器回零后,切断电压输出,显示拐点电压、电流值,并绘出伏安特性曲线图。(见图7)
注:在试验过程中,一旦电压或电流超出设定值,或按下“停止”键测试仪将停止输出,能够有效的保护被测互感器。
**在接线时注意接线图端子的标号
3.2、伏安特性测试结果操作说明
试验结束后,屏幕显示出伏安特性测试曲线(见图7)。该界面上各操作功能如下:
打印:旋转鼠标将光标移动至“打印”选项,按下旋转鼠标(如图8),选择确定后,先打印伏安特性曲线,然后打印数据,打印数据仪器自动进行筛选,方便用户做报告用。同时减少更换打印纸的频率,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保存:旋转鼠标移动至“保存”选项,按下即可将当前所测数据保存,保存成功后,屏幕上显示“保存完毕”。成功保存后,用户如果再按下“保存”键,程序会自动分辨,不保存相同的测试记录。并且可在数据查询菜单中进行查看。
返回:光标移动至此选项,按下即退回上一界面(图5)。
数据:将光标移动至“数据”选项选定,屏幕上将显示伏安特性试验的测试数据列表(见图9)。按下“返回”键即退回到伏安特性试验曲线界面,旋转鼠标即可实现数据的上下翻。当页面翻转不动时,则已到达后一页。
图8 图9
误差曲线:在图7的界面中,将光标移至“误差曲线”选定后,屏上将显示伏安特性试验的误差曲线的设置见(图10)。选定后计算出的误差曲线如(图11),误差曲线就是根据互感器二次侧的励磁电流和电压计算出的电流倍数(M)与允许二次负荷(ZII)之间的对应关系,可参考附录5。
以下四项为误差曲线计算时的设置项:
ZⅡ:CT二次侧阻抗值。
额定电流:CT的二次侧额定电流(1A或5A)
5%误差曲线:自动计算出5%误差曲线数据并显示误差曲线。
10%误差曲线:自动计算出10%误差曲线数据并显示误差曲线。
误差曲线界面中有三个选项:
打印 :可打印出误差曲线图及数据;
数据 :可显示出误差曲线相关数据,查看方式同伏安特性数据。
返回 :可返回上一层菜单。
|
|
注:每做一次伏安特性测试,测试仪自动完成一次互感器的退磁。
|
3.3、CT变比极性试验
1)参数设置:
一次侧测试电流: 0 –600A,测试仪P1、P2端子输出的大电流;通常电流设置大于实测互感器一次额定电流的20%即可准确的测试出变比极性。如一台1000:5的CT,我们把电流设置大于200A,即可准确测出变比值。
二次侧额定电流: 根据被测CT的二次额定电流进行设置,通常为1A或5A。
2)开始试验:
按照图12进行接线,将不检测的二次绕组短接。CT一次侧接P1、P2,CT二次侧S1、S2接S1、S2,设置好一次侧测试电流和二次侧额定电流后,合上调压开关,旋转鼠标将光标移动至“开始”选项,按下鼠标,选择“确定”,试验即开始。
装置输出到CT的一次侧的交流电流持续的增加,该一次侧电流和二次侧回路测得的电流数值在屏幕上实时显示。当一次侧输出电流或二次侧输入电流达到所设定的电流值时,装置会自动停止试验,输出电流回零,并以实际测出的电流计算得出变比值。
仪器本身的同色端子为同相端,即P1接CT的P1,S1接CT的S1时,极性的测试结果为减极性。
试验过程中光标在“停止”选项上不停闪烁,直至试验完毕退出自动测试界面,或按下旋转鼠标人为中止试验,实验结束后可以选择“返回”或“打印”。以图3所示为例,一次侧所设测试电流为600.0A,二次侧额定电流5A。实际测得一次侧电流600.6A,二次侧电流为4.992 A,变比比值为601.5 : 5,极性为减极性。
3.4、CT一次侧通流检查
1)参数设置:
一次侧测试电流: 0 –600A,即测试仪P1、P2端子输出的大电流;
二次侧额定电流: 根据被测CT的二次额定电流进行设置,通常为1A或5A。
2)开始试验:
按照图12进行接线,将不检测的二次绕组短接,CT一次侧接P1、P2,CT二次侧可以短接或接S1、S2,设置好一次侧测试电流和二次侧额定电流后,合上调压开关,旋转控制器,将光标移动至“一次通流”选项,按下鼠标,选择“确定”,试验即开始。装置将输出到CT一次侧的电流逐步增加至所设值,然后将该电流保持输出一段时间,用于检查CT二次侧回路的完整性。该时间的长度与电流值有关,电流小于200A时,保持时间为5分钟,大于200时,为了保护CT,保持时间仅为3秒钟。试验过程中,光标会显示在“停止”选项上不停闪烁,直至试验完毕自动退出,或按下旋转鼠标人为中止试验。
四、PT测试
4.1、PT伏安特性测试:
参数设置:
输出电压为仪器输出的高设置电压,如果实验中电压达到设定值,将会自动停止升压,以免损坏设备。通常电压设置值稍大于拐点电压,这样可以使曲线显示的比例更加协调。PT的二次绕组拐点电压通常比较低,电压可设置为200V,如曲线不能正常显示,参考CT伏安特性电压设置说明进行重新设置。
输出电流为仪器输出的高设置电流,如果实验中电流达到设定值,将会自动停止升流,以免损坏设备。通常1A即可测试出拐点值。
上述4条设置项将在保存时保存为索引信息方便用户查询。
编号:(00~99)、
组号:(0~9);
相序:(A/B/C);
日期:(年/月/日)
开始试验:
接线方式见图13,电压互感器的一次绕组的零位端接地,被测绕组a,x接测试仪的A、X端子。操作请参照CT伏安特性测试。
测试结果操作说明:
请参照CT伏安特性测试结果操作说明。
图13
4.2、PT变比极性试验:(接线见图14)
参数设置:
测试设置界面见图15。
一次输出电压:0-1000V,通常设置大于500V就可以准确的测试出变比值。
二次额定电压:根据PT二次额定值为100V。
2)开始实验:
按照图14进行接线,PT一次侧接测试仪的A、X端子,PT二次侧接测试仪的a、x端,PT的其它端子甩开什么都不接,设置好一次侧大电压和二次侧电压后,合上调压开关,旋转鼠标将光标移动至变比极性测试菜单的“开始”选项,按下鼠标,选择“确定”,试验即开始。
装置输出到PT的一次侧的交流压持续的增加,该一次侧电压和二次侧电压的数值在屏幕上实时显示。当一次侧输出电压或二次侧输入电压达到所设定的电压值时,装置会自动停止试验,输出电压回零,并以实际测出的电压计算得出变比值。
如果被测PT的一次为10KV/√3,二次为100/√3,建议将二次电压设置为100V,因为被测PT的一次√3与二次的√3可约掉。
仪器本身的同色端子为同相端,即A与a为同相端。试验过程中光标在“停止”选项上不停闪烁,直至试验完毕退出自动测试界面,或按下旋转鼠标人为中止试验,实验结束后可以选择“返回”或“打印”。以图13所示为例,一次侧所设测试电流为1000V,二次侧额定电流100V。实际测得一次侧电流999.6V,二次侧电流为10.00 V,变比值为9.99KV :100,极性为减极性。
五、数据查询
5.1、CT记录查询:
进入数据查询界面后,弹出图16界面,点击 CT记录 可查询以前存储的CT伏安测试记录,弹出如图17之界面,每条实验的记录均通过“编号”、“组号”、“相序”、“保存时间”显示出来,方便查询。每页显示8条,通过旋转鼠标点击‘上页’‘下页’可以上、下翻页,点击‘返回’可以返回到图16之界面。
如果用户想查看或转存其中的某一个记录,可以将光标移动到该组记录,点击后液晶屏上会显示此记录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7所示,在此界面下,用户可以打印,计算误差曲线,查询拐点、数据等功能。
5.2、清理CT记录
按下“CT记录”下的“清理记录”,可以清理所有CT伏安测试的保存结果。
5.3、PT记录查询:使用方法参考CT记录查询。
5.4、清理PT记录
按下“PT记录”下的“清理记录”,可以清理所有PT伏安测试的保存结果。
六、交流耐压试验
6.1、接线方式:
CT交流耐压测试接线方式如图18,PT交流耐压测试接线方式如图19,二次侧短接与测试仪电压输出口X连接,电压输出口另一端A接互感器外壳。
6.2参数设置:
移动光标选中交流耐压选项,进入交流耐压试验界面(如图20),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设定交流输出电压0-1000V。
图20 图21
七、角差比差试验:
7.1、选择CT或者PT(见图21)。
7.2、CT角差比差(接线方式参照图12,与CT变比测试接线相同):
参数设置:如图22所示(注:应按照互感器铭牌上的实际额定变比值设定)CT的一次额定电流0~15000A,和二次额定电流5A/1A。额定负荷,以及满载或轻载测试。轻载负荷为额定负荷的25%。
开始实验:移动光标至 开始 按下即开始实验,试验过程中通过按下旋转鼠标可终止试验,测试完毕后自动计算出一次侧与二次侧的相位角差,实际测的变比值与用户设定的额定变比的百分比差。按下 打印 即可打印出测试结果,返回 可返回至主菜单。如果显示均为9,则说明误差超出显示范围,请检查设定值。
7.3、PT角差比差试验(接线方式参照图14,与PT变比的接线方式相同):
参数设置:
如图23所示,按照互感器铭牌上的额定变比值设定好PT的一次额定电压0~500KV,二次额定电压100V。
如果被测PT的一次为10KV/√3,二次为100/√3,将一次设为10.0KV。
2) 开始试验:按下 开始 键即开始测试,试验过程中通过按下旋转控制器可终止试验,测试完毕后自动计算出一次侧与二次侧的相位角差,实际测的变比值与用户设定的额定变比的百分比差。按下 打印 即可打印出测试结果,返回 可返回至主菜单。
八、PC通讯及PC机操作软件使用说明
8.1、将配套光盘放入计算机光驱中,双击“互感器综合测控平台(dw).exe”,按照提示安装完软件。安装完毕后将“HGQZHCSPT.exe”文件复制到安装目录下覆盖原文件。
8.2、先打开测试仪电源,用USB通讯线连接计算机和测试仪。当**PC机与测试仪连接时,计算机会提示安装驱动程序,驱动程序在软件安装目录下的DRIVER目录中。
8.3、安装完毕后,在测试仪的主菜单下,移动光标至PC通讯,按下后液晶屏显示“通讯开始”(如图24)。
8.4、打开上位机软件“互感器综合测试平台”,(见图25)。如果连接正常,则界面的左下方显示“正在使用USB通信“,如图中显示。
8.5、伏安特性测试操作界面说明
上传单机实验数据:
点击 单机数据上传,可以将在下位机保存的新10组伏安特性测试数据上传到PC机上保存。再次点击,则会按存储时间顺序继续上传更早的数据,每次10组,如想重新上传新10组数据,需要测试仪退出PC通讯菜单后重新进入PC通讯菜单即可。如果没有联接下位机或者下位机没有数据则自动结束无任何显示。
数据上传后会提示用户是否保存,如图26,点是则保存。数据默认保存路径为“D:\伏安特性试验结果”,并按照线路号组号相序的顺序自动命名存储。
附录一、常见故障维护
故障现象
|
处理方案
|
打开电源开关后液晶无显示
|
可用小螺丝刀旋转调整口(逆时针变深)
|
伏安特性试验时无电压、电流输出
|
检查调压开关(过流保护)是否打开
|
伏安特性试验时有电压无电流
|
检查测试回路线是否接好
|
变比试验时无电流输出
|
检查一次测试线是否接好
|
开机试验调压开关跳闸
|
检查互感器结地点是否断开
|
附录二、液晶对比度调整
1、当设备液晶显示过暗或过亮时可通过面板上的电位器(端子4)进行调整。
附录三、更换打印纸
1、首先断开电源,按下打印机上的弹簧按钮,将打印机面板打开,取出卷轴,将新纸卷放进打印机,注意光面朝外(指甲轻划有黑色痕迹),抽出少许纸,按下面板。如果打印情况正常,但是纸上没有文字或曲线,说明纸装反了。
附录四、售后服务承诺
本产品一年保修,终身维护。
附录五、误差曲线说明
根据互感器二次侧的励磁电流和电压计算出的电流倍数(M)与允许二次负荷(ZII)之间的5%、10%误差曲线的数据中也可判断互感器保护绕组是否合格:
在接近理论电流倍数下所测量的实际负荷大于互感器铭牌上理论负荷值,说明该互感器合格如下图数据说明;
在接近理论负荷下所测量的实际电流倍数大于互感器铭牌上的理论电流倍数,也说明该互感器合格如图8数据说明;
保护用电流互感器二次负荷应满足5%误差曲线的要求,只要电流互感器二次实际负荷小于5%误差曲线允许的负荷,在额定电流倍数下,合格的电流互感器的测量误差即在5%以内。二次负荷越大,电流互感器铁心就越容易饱和,所允许的电流倍数就越小。因此,5%误差曲线即n/ZL曲线为图10所示曲线。在图7中例所示(所测保护用CT为5P10 20VA):其中5为准确级(误差极限为5%),P为互感器形式(保护级),10为准确限值系数(10倍的额定电流),20VA表示额定二次负荷(容量)。电流倍数为10.27倍(接近10倍)时,所允许的二次负荷为27.19Ω,大于该CT的额定负荷20VA(20VA/1=20Ω),通过该数据可判断该互感器合格。另外,在二次负荷为19.58Ω(接近20Ω)时,所允许的电流倍数为12.85倍,大于该CT的额定电流倍数(10倍),通过该数据也可判断该互感器合格。其实,只要找出这两个关键点中的任意一个,即可判断所测互感器是否合格。
如果10%误差不符合要求一般的做法有:
增大二次电缆界面积(减少二次阻抗)
串接同型同变比电流互感器(减少互感器励磁电流)
改用伏安特性较高的绕组(励磁阻抗增大)
提高电流互感器变比(增大励磁阻抗)

一、产品概述
近几年来,随着电网改造工程的实施,10kV配电线路由原来的“两线一地”供电方式改造为中性点不接地的“三相三线”供电方式。10kV配电线路供电方式的改变,增强了配电线路的绝缘水平,降低了配电线路的跳闸率,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减少了线路损耗。但采取新的供电方式在实际运行中,经常的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特别是在大风、暴雨、冰雹、雪等恶劣天气情况下,接地故障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变电设备和配电网的经济运行。故障发生后,由于线长范围广,采用以往凭经验,分段逐段推拉,逐级杆塔检查等传统方法进行排查,费时费力,停电范围大,时间长,很难快速准确查到故障点。
本公司单相接地故障定位仪用于10kV故障线路停电后快速准确定位接地点,可以实现配网设备在出现故障的情况下的快速查找。减小线路检修人员的劳动强度,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供电可靠性和电力企业经济效益。
二、组成、工作原理及操作步骤
农村的配网线路中更为接地十分常见,发生接地故障时,常用摇表和人工逐级登杆目测法来寻找接地故障点。我们知道,用摇表查线是要将线路反复多次切割后一段一段地摇,非常麻烦,且又非常很耗时,更何况摇表只能摇到2-3kV,对高阻接地或隐形接地故障是无能为力的;而人工逐级登杆目测法又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大量的人力物力。这种落后的寻线方法与当今电网高度自动化水平极不相适应。无数电力工作者为解决这一问题做出了长时间的巨大努力,但至今仍然没有满意的结果。因而成为困扰电力部门几十年无法解决的一个重大技术难题。
本公司利用了公司经合了国内直流接地故障定位技术、小电流接地故障定位等原理,发明了“S注入法”原理,并成功研发的“高压恒流开路,交流信号自动跟踪定位”技术,基于傅氏算法,开发《LYST-2000架空线缆接地故障定位仪》,在10kV(35kV)配网单相接地故障定位的作业方法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它解决了因长时间找不到接地故障点而不能及时恢复送电引起的的客户投诉和因售电量减少造成的经济效益问题;也解决了因人海战术即人工逐级登杆查找接地故障而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的问题。
使用该仪器就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找出接地故障点。仪器内置电池供电,一次可以工作6小时以上,重量小于8公斤,实用方便,从而很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并使停电查线更为准确、快捷、方便、轻松,具有传统方法所无可比似的优越性。
2.1设备组成
单相接地故障点巡查装置是由信号发生装置、信号采集器、信号接收定位器三部分组成。
1)信号发生装置:在故障线路停电状态下,该装置向10kV故障线路注入检测信号,用以检测接地故障。
2)信号采集器:为手持可移动测量装置,检测异频电流信号用于定位单相接地点。
在线路正常运行时,可实时检测线路负荷电流。
3)信号接收定位器: 用于接收并显示信号采集器发送异频电流、负荷电流和钳表电压及本机电压等测量数据,确定故障点方向及位置。
2.2操作原理
当线路发生接地故障时,在停电状态下,信号发生装置向故障线路发送一个具有一定功率的异频信号,该信号会通过接地点流向大地,即信号源、线路、接地点和大地之间形成回路。可以通过在线路任意位置检测该信号的存在与否,判断故障点的位置。
示意图如下:
2.3操作步骤
一步:确认故障线路已经停电(可用信号采集器和信号接收定位器检测)
二步:用信号源(信号发生装置)向故障线路注入检测信号
三步:用信号采集器和信号接收定位器根据二分法检测信号
四步:确定故障点
三、特点及技术参数
3.1特点
1)通过绝缘杆操作,内部有熔断保护装置,操作可靠
2)内置内置大容量锂电池电源(可车载充电),无需另外提供电源,使用方便,经久耐用
3)信号发生装置可以配置一组或多组信号采集接收器,可以进一步提高查找速度
4)电流采集接收无线天线内置,确保钳表绝缘可靠
5)背光显示可以设置,方便夜间使用
6)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简单、携带方便
3.2技术参数
1)信号发生装置
输出范围:0-70mA
输出精度:±1mA
输出功率:50W
测量范围:0-80k
检测线路长度:大于100km
显示方式:中文液晶,背光功能
LCD尺寸: 90mm*73mm
电 源:锂电池12V12Ah
工作时间:大于4h
工作温度:-10℃~+50℃
装置尺寸:327mm*282mm*218mm
装置重量:8kg
2)信号采集器
检测方式:钳形CT,积分方式
传输方式:433MHz无线传送
传输距离:40m
钳口尺寸:Φ33mm
测量范围:0.1mA-100.0mA(异频电流)
1A-600A(负荷电流)
测试精度:±%
工作时间:大于10h
装置尺寸:255mm*76mm*31mm
电 源:碱性干电池1.5V*4
装置重量: 340g
3)信号接收定位器
显示方式:中文液晶,背光功能
工作时间:大于10h
LCD尺寸:54mm*50mm
装置尺寸:204mm*100mm*35mm
电 源:碱性干电池1.5V*5
装置重量: 360g
四、使用方法
1 巡查装置简要介绍
1.1 信号发生装置:
1.1.1界面说明
打开电源后,显示主界面如下
分“输出异频信号”和“本机电池电压”,通过“选择”键相互切换。
“输出异频信号”即往线路注入异频信号(对应异频信号灯亮)。
“本机电池电压”即检测本机锂电池电压,电池充满电压为11.8V(充电器指示灯变为绿灯),当电压低于9.6V时,会报警,界面显示“电 池电压过低,请充电!”,充电时,插上充电器,面板充电指示灯亮,表示充电正常。
1.1.2接线说明
信号输出 将异频信号输出线(红色)一端接入本端口,另一端接入挂钩拉闸杆(内置保险丝),确保接线良好可靠。
大地 将接地线(黑色)一端接入本端口,另一端接入现场接地柱上,确保接地良好可靠。
充电接口 专用12V充电器接口。
1.2 信号采集器
长按红色
“电源”键3秒,指示灯闪烁,即开启本机,在任何状态下均可长按下电源键3秒进入关机状态。
将本采集器旋进绝缘令克棒。
1.3 信号接收定位器
1.3.1长按红色“电源”键3秒,开机正常后直接进入主菜单界面,在任何状态下均可长按下电源键3秒进入关机状态。
1.3.2 按“上下”键、“确认”和“取消”键,可以选择菜单并进入相应内容。
“检测异频电流” 检测信号发生器注入的异频电流值,超过门限时,蜂鸣器报警。
“检测负荷电流” 检测线路运行的负荷电流,超过门限时,蜂鸣器报警。
“检测钳表电压” 检测钳表(即信号采集器)电池电压,必须大于4.4V,否则需更换电池。
“检测本机电压” 检测本机(信号接收定位器)电池电压,必须大于5.0V,否则需更换电池。
1.3.3 当无线通讯失败时,显示“通讯失败”,多台接收机地址错误时,显示“通讯地址错误”;当钳表欠压或本机欠压时,会显示“钳表欠压”或 “本机欠压”。
1.3.4 参数设置相关说明:
(1)、箭头在“检测异频电流”状态时,按“取消”键,显示“参数校正密码”(包括本机和钳表版本)。
(2)、通过上下按键修改密码000为001,进入“参数设置”。
(3)、通过上、下、确认和取消按键等修改本机地址、背光显示和异频门限等参数。
2 单线接地故障点巡查使用前确保巡查装置各仪器电量足够
2.1 确认线路已经停电(线路负荷电流检测) 使用绝缘令克棒将钳表卡入被测线路,信号接收定位器检测负荷电流, 实时显示线路负荷电流值(必须为0,确保停电状态)。此功能也可以检测正常运行线路的负荷电流。
2.2 单线接地故障点定位
(1)、在信号发生装置关机状态下,将挂钩拉闸杆接入故障线路(同时接入三相),打开装置电源,选择进入“输出异频信号”,调节“电流调节”旋钮,确保电流大小在15-50mA之间。
(2)、建议使用二分法,将钳表沿故障线路巡查,实时查看信号接收定位器显示的异频电流值。当某一点的两侧异频电流值发送跳变,则确定这一点就是接地故障点。
(3)、检测完成,关闭所有设备电源,对信号发生装置进行充电。
五、注意事项
① 在每次使用前应检查单相接地故障信号发生装置、信号采集器、信号接收定位仪电池电量足够。
② 本设备必须在故障线路停电的情况下操作,信号输出线与被检测故障线路的连接与断开应采用绝缘杆操作。
③ 设备在注入异频电流时具有一定的电压,操作时确保接地良好。
④ 在使用设备信号源前,先把电流调节旋钮调到小等线路接好,根据实际情况调节电流,确保操作顺利。
⑤ 在使用信号采集器检测时,必须在静止状态下检测多次确保数据稳定准确。
⑥ 操作完毕后,要将信号输出端对地放电。
⑦ 为减少故障定位仪的电量消耗,建议在现场暂停巡检时退出异频发送,再次继续检测时重新打开电源使其工作。
⑧ 启用一台发生装置配置多台信号采集接收器时,需确保信号采集器和信号接收器地址一一对应且不能重复。信号采集器地址在仪器背面显示(编码尾号数字)且不能修改,信号接收器地址在“检测本机电压”中显示可以通过上下按键修改(范围为1-9)。
⑨ 长期未使用本巡查装置时,取下信号采集器和信号接收定位器的干电池,并定期对信号发生装置充电。
⑩ 请使用之前,详细阅读本仪器说明书。 使用中,如果发现仪器故障,请及时与本公司联系,本公司负责修理与更换,不得自行拆卸。
六、常见故障处理
当信号发生装置,打开电源,指示灯不亮,可能电池没电,请充电。
当信号采集器与信号定位器通讯不上,可能电池没电,请更换电池。
一、概述
LYST-2000架空线路接地故障定位仪,适用于小电流接地系统架空线路,在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而停运后,可用本设备对接地点进行**定位。
LYST-2000是一套便携设备,可进行多条线路的故障定位。整套设备由发射机(LYST-2000B)、传感器(LYST-2000S)、接收机(LYST-2000R10)及附件组成。在故障线路停运后,由发射机向线路施加超低频高压信号使故障重现,在线路沿途用绝缘杆将传感器挂在线路上检测信号,并通过无线方式向地面上的接收机传输数据,接收机显示测量结果。在故障点前,电流持续存在,故障点后,电流消失。可先进行粗略分段,再**定点,从而快速确定故障位置。
二、功能特点
适用于小电流接地系统配电网,检测架空线路的单相金属性接地、经电弧接地、经过渡电阻接地等多种故障。
在线路停运后进行定位,特别适用于有电缆分支的故障线路。
施加高压信号使故障重现,电流信号稳定,易于检测。
超低频信号避免系统分布电容影响,能对高阻值故障进行定位。
发射机特性:高压启动闭锁功能、输出允许直接短路。
传感器使用高灵敏度传感器,开口设计,无需闭合,方便在线路上挂接。
传感器和接收机无线通讯传输,可靠。
发射机可使用市电、发电机供电,传感器和接收机干电池供电。
发射机体积小,重量轻;传感器为体积重量小化设计,方便沿线挂接;接收机为手持式设计。
接收机采用大屏幕液晶显示器,显示传感器状态、电流波形和电流值。
三、技术指标
定位精度:0.2米。
发射机输出特性:
输出频率1Hz
开路电压:基波有效值0~2800V,
(脉动直流,峰值8kV,相当于10kV线路的相电压峰值);
短路电流:基波有效值0~35mA(脉动直流,峰值100mA)
传感器与接收机的无线通讯距离:不小于30m。
发射机电源:AC 220V市电,可接发电机(输出功率≥1500W)。
发射机功率:高功率900W。
传感器电源:3节7号碱性干电池。
接收机电源:5节5号碱性干电池。
体积:
发射机400×300×200mm;传感器180×100×35mm;
接收机205 ×100×35mm
质量:发射机10kg;传感器0.45kg;接收机0.45 kg
使用条件:温度:-10℃-40℃,湿度5-90%RH,海拔<4500m。
**章 设备组成
本设备包括发射机、传感器、接收机及相关附件:发射机的接线盘、输出连接线、挂线杆、电源线及保护地线,传感器的挂线杆等组成。
一、发射机
发射机用于向故障线路施加超低频脉动直流信号使接地故障复现,电流由发射机输出,流经故障线路,在接地点入地并返回发射机。
发射机如图2-1-2所示:
图2-1-2 发射机面板
其中:
电源插座、电源开关:用于连接220V电源线,以及进行电源的开关。
高压合按钮:电源开关打开之后,按“高压合”按钮,设备才有高压信号输出。
高压分按钮:用于停止设备输出。
电源指示:用于指示设备工作电源。
保护指示:用于指示设备进入保护状态。该指示灯亮时,表示设备处于保护闭锁状态,设备停止信号输出。
保护电流:用于指示设备输入电流的大小,如输入电流大于保护定值5A,则内部保护电路动作,设备停止工作。
输出电压:用于指示设备输出电压的大小。
保护地端子:用于连接保护地线,接大地网。
高压输出插座:用于连接故障线路。根据现场情况,可使用短连接线夹在开关柜的线路侧;若必须接在架空的线路上,则选用接线盘装的长连接线,并用挂线杆挂在故障线路上。
测试地插座:接工作接地线,接大地网。
二、传感器
传感器用于挂在故障线路的沿线检测电流信号,并通过无线方式向地面上的接收机传输数据。
传感器面板如图2-2-1所示:
三、接收机
接收机用于在地面接收传感器的无线传输数据,并在液晶屏上显示测量结果。
接收机面板如图2-3-1所示:
第三章 使用方法
一、工作原理
在故障线路停运后,首先由发射机向线路施加电压使故障重现。电流由发射机发出,流经故障线路,在接地点入地并通过大地返回发射机。
发射机输出为脉动直流信号,频率为超低频1Hz,频率越低则受系统分布电容的影响越小。理论上讲纯直流信号抗分布电容影响的能力强,但使用纯直流信号很难避免地磁影响,经过理论计算和实际验证,1Hz信号已能满足绝大多数现场测试需求。
发射机的输出限制电压为8kV,相当于10kV线路的相电压峰值。若电压过高则超过线路耐压等级,可能损坏线路(尤其是接入的分支电缆)的主绝缘;过低则可能无法使故障复现。此限压值可根据用户特殊要求进行工厂整定。
在线路沿线,将传感器通过绝缘杆挂接在线路上检测电流。传感器采用高灵敏度传感器,其磁路无需闭合,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挂、取操作。传感器检测线路上的电流,自动进行调零操作,将模拟信号转成数字信号后通过无线方式向外传送。
在地面上的接收机接收传感器发送的无线信号,在液晶屏上直观显示测量结果。在故障点前,电流持续存在,故障点后,电流消失。可先进行粗略分段,再**定点,从而快速确定故障位置。
二、发射机操作
接线:
首先将故障线路的开关断开;发射机电源接220V市电;保护地线接“保护地”端子和大地网;测试地线(带黑色夹钳的高压导线)接“测试地”插座和大地网;至于接故障线路的输出线,可根据现场情况,使用短连接线(带红色夹钳的高压导线)接“线路”端子和开关柜的线路侧,若必须接在架空的线路上,则选用接线盘装的长连接线,其高压插头接“线路”端子,其另一端的线鼻压接在绝缘挂线杆的接线柱上,再将挂线杆挂在故障线路上。
注意:在需要测试的故障线路全长范围内,均不能挂接地线!
发射机接线如图3-2-1所示:
电源:
打开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亮,但此时发射机并没有信号输出。
启动输出:
按“高压合”按钮,发射机开始输出,“高压合”按钮上的指示灯亮,设备有高压信号输出。
停止输出:
若需要停止输出,可按“高压分”按钮。
工作完毕后,关闭电源,撤除接线。
三、传感器和接收机的操作
近端验证:
为了验证设备是否正常、验证故障线路的选线和选相是否正确、以及本线路是否符合设备的测试条件,建议在发射机端对传感器和接收机进行一次近端现场验证,如图3-3-1所示:
图3-3-1 近端验证示意图
将传感器挂在输出高压导线上,长按“开关”键将传感器电源打开,其“电源”指示灯亮。
接收机与传感器间隔一定距离(小于30m),长按“开关” 键将接收机电源打开,当接收机和传感器成功建立无线连接后,传感器上的“通讯”指示灯闪烁,接收机的液晶屏上将显示传感器状态、电流波形、电流值等信息,如图3-3-2a所示。其中接收机和传感器的电池水平分别显示,当欠压后电池图标会闪烁;电流参考值是计算的1Hz基频电流有效值与输出额定电流有效值的比值。
注意:传感器挂接应尽量保持稳定。若不稳定,则受地磁影响,波形将会出现漂移,若漂移过大超出显示范围,则自动进入调零过程,待1~2个周波(也即1~2秒)后,波形会回到正常范围。所以应注意观察,在波形稳定几个周波后再读数会得到比较可靠的数值。
如果通讯未建立连接,则显示界面如图3-3-2b所示。若显示此界面,应首先检查传感器电源是否已开;接收机与传感器的距离是否过远等。
分段定位:
近端验证成功后,再进行沿线实际定位。
为快速逼近故障点,建议进行50%法或0.618黄金分割法分段。以50%法为例,首先选择在线路中点处登杆,用绝缘杆将传感器挂接在故障线路的故障相,挂接应尽量保持稳定,如图3-3-3所示:
接收机在地面上接收数据,若波形和读数均稳定,电流值接近近端验证时的读数,说明故障点还在下游;若波形很小、电流值很低,说明已经越过故障点。
本次分段成功后,在故障点所在的段中继续50%分段。分段越来越短,故障点也逐步逼近,直至**找到故障位置。
若线路存在分支,应重点在分支处测量,以判断故障发生在主干还是分支。若判断是分支故障,则继续在分支线路上分段定位。若分支线路的电缆发生故障,则应换用电缆故障测试仪进行测距和定点。
第四章 仪器维护
一、更换电池
传感器更换电池:
当传感器无法开机,或开机后立即自动关机,或使用中“电源”指示灯闪烁,此时需要更换电池。
在接收机和传感器建立通讯后,可以从接收机液晶屏上观察到传感器的电池水平,若其电池符号闪烁,应立即检查传感器的电源灯状态。
更换电池时,将传感器背面电池盒盖的螺钉拧下,取下盒盖,取出电池组,更换新的3节7号碱性电池并装回,盖好电池盖,拧上固定螺钉。
更换电池时注意电池极性,切勿装反。
接收机更换电池:
当接收机液晶屏上显示的本机电池符号闪烁,说明电池欠压,需要更换电池。
更换电池时,将接收机背面电池盒下方的锁定开关拨到开锁位置,取下盒盖,更换新的5节5号碱性电池并装回,盖好电池盖,将锁定开关拨到锁定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