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信通产业集团推进新型管理体系建设和落地执行,瞄准全流程高效运转、全要素统调统配、全领域协同联动,推动集团化运作效能和整体管理水平迈上更高台阶。
迭代优化新型管理体系。推进新型管理体系全方位落地和刚性执行,加强体系运行情况常态化跟踪和问题闭环管理,提高集团化管控能力和运行效率。坚持“统一管控、两级分级负责”,加强与总部、省级电力公司、合作伙伴等沟通,进一步增强推进体系落地的内外合力。
提升研产销管理体系运行效能。强化市场营销各项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监督,提升客户需求响应速度。加快建设集团统一研发环境,打造西南研发中心核心团队,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推动龙岩智能终端研制生产基地建设,推进研产销体系联动贯通,畅通研发、中试、市场、交付、运维一体化通道。
强化产业科技更新体系建设。优化科技攻关顶层布局,积极承担国家的级别、公司级重大科技项目。发挥国家的级别人工智能平台、空天技术更新中心等平台作用,承担“一地一链”建设、更新联合体等专项任务。推行重大科技攻关“任务制”和“总师制”,以及放权、容错、减负等管理机制。
深化项目、人财物及合规风控管理体系建设。强化项目精细化管理,推进项目立项机制高效运转。围绕成本核算、物资采购等重点领域及关键环节,加快自主更新人才队伍建设,深化业法融合、关口前移、全方位保障的合规风控体系,为更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面板:(LYZZC-3310三通道直流电阻测试仪可靠耐用的品质)
高压电流电压接线柱:接被测变压器的高压侧或中压测
1)便携机面板:

2)车载机面板:

说明:
1.接线柱:低压电流电压接线柱:接被测变压器的低压侧
2.接地柱:仪器保护接地。
3.消弧:消弧电流指示及声光指示报警。
4.电源插座:AC220交流电源输入(内置备用1OA保险丝)。
5.电源开关:交流电源通断。
6.对比度:旋转孔内一字槽,调整对比度。
7.USB插座:U盘。
8.RS232插座:数据通讯。用PC机软件操作仪器。
9.按键设置:用于控制仪器菜单选项和重要功能快捷键。
10.液晶屏:设置、显示、保存测试数据。
11.打印机:打印测试数据。
12.消弧键:测试中,按下消弧键,立刻进入消弧状态。
注意事项:
1.仪器应可靠接地,接好测试线后开机,输出电流测试过程中,切不可拆除测试线,以免发生事故,完毕后一定要等电流消弧指示结束或声光报警停止后再关闭电源,拆除测试线。
2.使用三通道方式测量有载调压变压器,可带载切换分接点,节省充电时间。
3.测量无载调压变压器,要等放电指示报警停止后,方可切换分接点,切换档位。
4.助磁测试主要针对三相五柱式变压器,低压绕组为三角形联结;(如发现低压绕组三角形联结,测试时充电很慢,可采用助磁法测试)
二、接线与操作(LYZZC-3310三通道直流电阻测试仪可靠耐用的品质)
1、用电源线把仪器与外部AC 220 电源连接,用接地线将接地端子与大地连接。
2、两绕组变压器测试时依次将高压测试线的四个测试钳(黄绿红黑)分别接到高压侧的A、B、C、O套管上,如果只有A、B、C三个套管,可以将黑色测试钳悬空;测试线另一端与仪器的接线端子对应连接。将低压测试线的四个测试钳(黄绿红黑)分别接到低压侧的a、b、c、o套管上,如果只有a、b、c三个套管,可以将黑色测试钳悬空;测试线另一端与仪器的接线端子对应连接。
注:整个测试过程不用倒线。
3、三绕组变压器可以将高低压绕组测试完后,将高压测试线的四个测试钳倒接到中压侧测试即可。
4、单相变压器使用将高压测试线中黄色和黑色的测试钳接到单相变压器的高压侧,低压测试线中黄色和黑色的测试钳接到单相变压器的低压侧。
5、仪器配套的专用测试线已经将电流、电压线设计到同一钳口上,接线简单方便。
三、使用说明(LYZZC-3310三通道直流电阻测试仪可靠耐用的品质)
1.仪器操作方式:按键,上下键用于选择主菜单和更改选项值,左右键用于选择子菜单;确认键执行操作,取消键返回前级;测试时,按确认键,暂停;暂停时,按确认键,继续测试;按消弧键,消弧。
2.菜单:仪器主要包括:测试界面,参数设置界面,数据界面,系统设置界面以及帮助界面。
◇测试界面:(高压侧,中压测,低压侧)

高压绕组(中压绕组)—对应高压侧端子
三相测试:分为中心点引出和中心点不引出以及D型变压器。
注:
中心点引出时可同时进行三通道测试。
中心点不引出和D型三通道测试时需手动判断测试,仪器分3次测试,自动计算出各相或线电阻。
分相测试:即单相测试
分接档位:有载分接档位 (1-39)
测试电流:1A、5A、10A
测试开始:按确认键进入测试界面
返 回:按确认键返回主界面

低压绕组—对应低压侧端子
三相测试:分为中心点引出和中心点不引出以及D型变压器。
注:
中心点引出可同时进行三通道测试。
中心点不引出和D型三通道测试时需手动判断测试,仪器分3次测试,自动计算出各相或线电阻。
分相测试:即单相测试。
助磁测试:主要针对三相五柱低压内部角接的变压器低压侧,大大缩短测试时间。
测试电流:1A、5A、10A/20A;
测试开始:按确认键进入测试界面
返 回:按确认键返回主界面
测试进行中界面:

测试中界面主要包括电压,电流,电阻,载流时间,分接档位等参数
分接档位可在暂停和停止界面按上下键修改
测试电流在测试停止中左右键可调节电流值
左边四个小图标为测试状态指示:
单通道测试,
电流加载中,
温度换算关,
仪器工作正常。
参数设置界面:

绕组材料:铜和铝两个选项
温度换算:主要用于变压器绕组电阻在不同温度下的温度转换
测试温度:当前的环境温度,可人为设定(无外接传感器)
折算温度:需要折算到得温度值
测试顺序:分为三种 1AB-BC-CA/ab-bc-ca;2BC-CA-AB/bc-ca-ab;3CA-AB-BC/ca-ab-bc
主要针对中心点无引出(Y,y,d,D)
数据界面:

数据界面主要用于保存测试数据,也可以将里面的数据存储至U盘中,按打印键数据全部删除,按右键删除单条数据
系统设置界面:

日期时间:用于设定以及修改系统时间
精度校准:用于仪器的精度校准,非专业人士请勿进入
设备编号:字母以及数字
返 回:按确认键返回主菜单。
消磁功能界面:

帮助界面:
包括注意事项和操作指南(简略)。
3.打印格式
三通道直阻仪测试报告
============================================
设备编号 ________
测试时间 12-01-06
16:54:46
分接档位 01
测试通道 高压侧ABCO YN
测试结果
RAO 42.63mΩ
RAO 42.60mΩ
RAO 42.58mΩ
E% 00.11%
*********************************************
四、技术指标(LYZZC-3310三通道直流电阻测试仪可靠耐用的品质)
1.分类环境组别:属GB6587.1-86《电子测量仪器环境试验总纲》中的Ⅲ组仪器(即可在野外环境使用)。
2.结构形式与尺寸:便携式
◇型式:便携式
◇主机外形尺寸:410×320×185 mm
◇包装:铝合金机箱
◇质量:10Kg
3.使用电源:
◇工作电源:电压AC220V±10%,频率50Hz±10%
◇电流输出:
1)10A机型:
三通道: 5A+5A、1A+1A
单通道:10A、5A、1A
4.使用环境:
◇环境温度:-20℃~50℃
◇相对湿度:≤80%
◇工作方式:风冷
5.测试指标:
◇温度: -55℃~+125℃
◇测试范围:1mΩ~200Ω
10A:1mΩ~2Ω
5A:10mΩ~5Ω
1A:1Ω~200Ω
◇准确度: 0.2%读数±2字
◇*高分辨率:0.1μΩ
国网信通产业集团坚决扛牢责任,持续推进业务布局优化和转型升级,加快提升核心能力,充分发挥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对电网可靠稳定运行的支撑保障和赋能赋效作用,全方位融入新型电力系统核心业务。
服务新型电力系统规划建设。围绕主配网一体化规划、新能源接入承载力评估分析等需求场景,加快“网上电网”平台在线计算分析等功能优化。加强“规建运”一体化支撑能力建设,推进“e基建”2.0平台全方位使用,深化跨专业数据共享,为基层一线赋能。
服务新型调度体系构建。参与公司智慧化调度体系总体设计,攻坚“空天地”电力调度通信组网、数字孪生电网构建等相关关键技术。加强对分部的支撑,联合开展跨省跨区电网惯量、电压等稳定指标监控分析,助力区域电网稳定运行。加快培育客户侧光伏、充电桩等低压控制业务。开展“人工智能+调度”应用试点,强化分布式资源管控和配电网就地平衡能力。
保障电网设备可靠稳定运行。推进“人工智能+输电”无人机智能巡检规模化应用,保障线路可靠运行。深化变电站监测数字巡检落地,推进数字孪生配网技术应用,深化群调群控、智能运维等能力建设。完善应急指挥暨智慧保电平台、应急通信单兵装备2.0等产品功能,强化应对杆塔倾斜、线路覆冰等关键技术攻关,加快线路除融冰机器人、监测智能终端等新产品研发,促进应急管理能力和灾害应对能力提升。
支撑营销、负控、交易等向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加快营销2.0平台型运营业务模式构建,深化“网上国网”平台应用。支撑用电需求分析预测,深化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应用,做好负荷管理系统统一基座关键技术研究,推进源网荷储协同互动、虚拟电厂等示范项目建设。深化电力交易平台功能建设,拓展绿证交易业务应用场景。
增强基础共性支撑能力。增强网络保障和信息系统运行可靠防护能力,在支撑攻防演习等方面持续发力,加快研发量子通信等保障技术,研制可靠核心产品。推进物联管理平台在多元场景深化应用。持续开展“空天地”一体化通信网络建设,为调度运行控制、电网抗灾减灾等提供稳定可靠的通信和算力底座支撑。
推动支撑服务与产业升级互促互进。以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关键需求为牵引,开展核心领域业务场景设计并推进落地应用,不断提升产业价值贡献度。抓住电力系统升级机遇,孵化未来产业,研发人工智能、下一代网络、数字智能终端、电碳融合、信创及网络保障等前沿技术,推动集团产业结构升级。
上海来扬电气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